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助推先进制造业发展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市检验检测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南通市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全市共建有6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4个省级质检中心,取得资质认定证书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约180家, 2017年共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165.25万份,在助推产业发展、支撑自主创新、协助质量监管、保障消费安全和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积极成效。
我市检验检测资源配置虽然能基本满足政府质量安全监管和传统客户市场需求,但与南通实施制造业高端发展攻坚战略、持续做优做强主导产业、迅速培育放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的高层次、前沿性需求还不相适应;技术服务平台的公共性、开放性,与地方产业的服务融合度,以及对资源要素的吸聚力还不够;与事中事后监管新常态下政府购买服务的新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业规模偏小,平台检测能力有待提升。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都属于小微企业,缺少大型检验检测机构集聚效应,监测能力与专业化水平与上海、宁波、苏州等较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市场化程度不够,竞争实力有待提高。部分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强调自身的公益性,改革压力不够、动力不足。民营检测机构低价竞争、服务质量不高、技术能力储备不够。行业人均创收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资源配置需优化,服务意识有待强化。检验检测行业重复建设、重复投入、同质化发展现象较严重。部分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仅满足于行政拨款和垄断性检验检测收入,不愿意主动开拓市场,民营检验机构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服务的现象。
四是数据研究应用不够,机构创新能力不强。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忽视专业检验检测数据、参数的积累、研究、分析和应用,仅能满足针对现成标准的验证性服务,对区域内特色产业和较高集聚度产业的专业化、定制化检验检测创新服务能力不够。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培育和打造全市“3+3+N”重点特色产业链,全面实现南通市“5215”工业大企业培育目标,我市必须牢牢抓住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优势,认真研判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打造高层次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检验检测配套服务能力,全面夯实质量基础,助推南通制造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服务产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围绕我市特色、优势、重点产业体系发展布局,加强全市检验检测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争取再创2~3个具有国内一流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要充分依托现有的省电机质检中心,加快创建国家级特种电机检测中心;依托现有的国家钢丝绳检测中心,打造国家级船舶海工装备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拓展船舶海洋工程产业需求的油品、特种金属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失效分析等检验检测能力,拓展船级社认证资质。鼓励国家、省级质检中心积极参与制(修)订相关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鼓励现有各级质检平台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努力实现由“检验检测型平台”向“科研创新型平台”的飞跃。
二要做强检验检测园区平台,形成检验检测集聚示范效应。 “南通市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 要在现有入园检验检测机构的基础上,主动加快相关土地使用、税收扶持、人才奖励等一系列优惠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出台,增强投资欲望和动力。要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引进符合产业导向和发展规划的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入驻,提升平台层次、规模效应、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形成集“检验检测、认证咨询、标准研修、研发设计”四大功能于一体,一站式、全领域服务的综合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力争部分领域检验检测能力领先长三角,检测服务辐射全国,积极推动我市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成为国家级公共检验检测示范区。
三要全面优化检验检测环境,增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要大胆探索“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公益性为保障”的检验检测机构机制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具备条件的事业检验检测机构转企改制。加快资源整合,探索将功能相同、业务相近的事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并购、联营等方式,实现设备、人员、资质、营销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打破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消除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减少对检验检测机构的重复许可、重复评价。鼓励民营类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强,提升行业发展活力;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加强与SGS、天祥、中检集团等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及CQC等认证机构的合作,提升市场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全市检验检测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规范行业监管,推进行业自律,营造良好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环境。积极创新“互联网+质量服务”模式,开展“一站式”便捷服务,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